網頁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翻舊帳 加劇感情裂痕

先生時常跟好友抱怨太太的 傾向:如果他忘記了太太交辦的事項,陳太太可以把過去20年來他所有說到沒做到的事情一一列出,用以證明他為人夫的無能和失敗;如果他完成了太太交辦的事 情,陳太太依然可以列出同樣的清單,用以提醒他「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不要輕易志得意滿」。不論陳先生怎麼做,他都一再地被迫重新記憶起自己一生大大小小 的疏失,令他憤怒不已,而在試過各種方式都無法停止陳太太的行為之後,陳先生開始採取沉默的抗議,對陳太太的抱怨充耳不聞、也不再嘗試去改善或討好。可以想見的是,陳先生這樣的態度讓太太更多的事情可以抱怨,兩人之間的裂縫也就越來越大。

記恨、、或互揭瘡疤是讓很多夫妻衝突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也許在表達方式上有外顯與內隱之別,但卻沒有研究證據顯示性別在這方面的差異,一般人有「女人比較會記恨」的刻板印象是沒有科學證據的。

背後有原因

人的每1個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多半反映了個人的需求和期望;就像是嘮叨的人,如果在說第1次時確定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了,那就不需要一提再提,因為重複提起相同的事情是既挫折又消耗心神的,如非必要,沒有人喜歡嘮叨。

因此,從這個觀點來看這個行為,可以將原因分為五大類:

1.溝通:希望對方了解自己過去事件中所感到的失望和受到的傷害。

2.提醒:希望激起對方的罪惡感、讓對方不要重導覆輒,以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傷害。

3.強調:希望對方了解事情的嚴重性,並正視自己所提出的要求。

4.衡量:曾經做到與沒做到的次數比例太過懸殊,請對方繼續努力、不要因此自滿而懈怠,但也往往讓對方有被潑一頭冷水之感。

5.警告自己:不要被小惠蒙蔽,要記得過去不好的經驗。

除了讓對方感到挫折或甚至羞辱之外,往往無法達到其行為背後的目的。既沒有達到溝通提醒的效果,也沒有讓對方了解自己過去經歷的失望和痛苦;即使在剛開始時讓對方感到些許的罪惡感,但對方心理一點點的歉疚也在惱羞成怒下漸漸地消失。因此,常的人一般而言心情是比較苦悶的,表面上看起來心胸狹窄又囉唆,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有一股深深的悲哀。他們對於一再失望所下的結論是:「我不夠重要、對方根本不在乎我,所以才會不記得或不想做我交代拜託的事情。」

從被算這一方的角度來說,真是有兩面不是人的感慨,好像因為自己曾經有過一些疏失,就永世不得翻身,有永遠贖不完的罪、還不輕的債。被算這一方的心情從歉疚、小心翼翼的討好,變成厭煩、無能為力,到最後的惱羞成怒、裝聾作啞和放棄。因為既然做與不做都帶來相同的結果,何必多此一舉呢?有時在多年的抱怨之後,被算這一方在心裡深處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可是在表面上卻顯得更加的防衛憤怒,行為叛逆又不配合。

筆者在從事多年臨床的工作中發現,很多列在「清 單」中的事項都可以被歸納到某個關鍵問題上。舉例來說,王太太的「清單」中包括了下列幾件事:先生幾次在公婆面前批評他;先生在她和婆婆意見不合時,要她 忍耐配合;先生從不站在她的立場著想或替她辯護;先生在孩子面前嘲笑她;先生輕易駁回她做的跟孩子有關的決定;在她跟鄰居吵架時,先生批評他不講道理等 等。當夫妻為了這類事情吵架時,王太太就把這些事情一再掀出來,指責王先生不尊重她的意見、看不起她、從來不站在她這邊。王先生表示自己只是就事論事,因 為做人應該要講道理,不能因為是太太的意見就鄉愿的盲從;王先生更提出自己曾經支持太太論點的反證,只是王太太都不記得他做對的事情,一直沉溺在不愉快的 負向思考中。

惡性循環 關係疏遠

王家的親朋好友大多都站在王先生這邊,試著開導王太太;但大家越說理,王太太越覺得眾夫所 指,越感到被誤解的委曲,她就更緊緊的抱住王先生不尊重她的事蹟,逮到機會就對人訴苦;但悲哀的是,她越常人前人後訴苦,王先生越覺得她不可理喻,就更努 力的指出太太思想行為不合理之處,希望可以在自我辯護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太太成為一個比較明理的人;但王先生這樣的作法只是讓王太太的清單上列舉的事項越 來越多,有越多事可以來,而兩人的關係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越來越疏遠。

在 幾次的婚姻諮商後,王太太很憤怒的說:「為什麼我要像律師在法庭辯護一樣,條理分明的列舉出各種證據來支持我的論點,然後你再像法官一樣來裁決要不要接受 我的論點或要求?我是你的太太耶,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你為什麼就不能寵寵我,就順著我一點?為什麼我要從你那裡得到一點點的溫柔是這麼的難呢?你應 該是那個挺身而出來保護我的人啊!為什麼你老是要做一個高高在上、隨時準備要來審判批評我的敵人呢?」

這段話其實是王太太在時真正想要告訴王先生,可惜的是,這樣的訊息在你來我往的爭執中遺失了。所以,王太太沒有得到無條件的支持和寵愛,王先生想要自我辯護和教育太太的目的也未達成,兩個人都覺得孤立和被誤解。(文: 劉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