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世界經濟 - 美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世界經濟 - 美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奧巴馬的AIG風暴

美國國際集團(AIG)接受了政府1700億美元紓困基金,並準備再接受300億元資金挹注之際,傳出發1.65億元紅利給高級主管的行徑,引爆了國會和人民強烈憤慨。

其實,1.65億元只是6.5億元紅利的一部分,AIG上週有400名員工歡喜捧金回家。這些員工多是造成AIG幾乎倒閉的金融產品部門高級主管,在1000億元虧損中,約有380億元由這個部門造成。換言之,把公司搞到垮掉的員工,正得到巨金獎賞。AIG在這次分紅中,造就了73個百萬富翁,有7名主管每人分得400萬,最多者超過640萬。

無怪朝野氣憤難當。員工做得好、分紅利,天經地義;做不好,炒魷魚、捲舖蓋,理所當然。像 AIG這樣倒行逆施,在傳統自由經濟、企業倫理中都不可思議──它違背了最起碼的公平原則,也讓人合理質疑像AIG如此經營不得法,豈有不倒掉的道理?而 政府竟要撥出2000億美元相救,那是全體納稅人的錢,足以興辦多少基礎建設和人民福利,更足以把人送上火星。當千萬勤奮人民被經濟風暴拖累,肇事者之一 的大公司仍在用全民的錢犒賞自己,用奧巴馬早前的話“無恥”已不足以形容。

無恥的並不止AIG。在布什總統任內,接受紓困的公司仍繼續執行打獵、旅遊的犒賞計劃,搭私人 飛機到國會請求金援;即使在奧巴馬任內,要設定紓困公司主管的薪水上限,仍不溯既往,未在既得利益階層上開刀,而華爾街已在另闢蹊徑相抗。如果不是AIG 鬧出紕漏,人神共憤,現在打算跟進的公司不乏其例,像次貸風暴始作俑者房利美、房地美,就打算發百萬以上的紅利給主管。在全民“聲討”聲如此緊張之際,美 國企業仍不知收歛,可知商業倫理蕩然,這個經濟體制的病已深入膏肓。

為甚麼必須發紅利給搞砸的主管?因為受合約所限,有的合約甚至規定主管紅利不得少於去年,所以 即使虧損仍然要發,公司當然要垮。這種規定提供了優厚保證,以便吸引商業人才,而這種“人才”不但搞垮了公司,還要繼續吸公司的血。從安然案美國第一大能 源公司、安達信第四大會計公司做假賬,到今天接受紓困的公司無恥分紅,美國企業和企業人才養成的弊病深纏,貪婪到無恥地步,前撲後繼,讓人驚心動魄。

這當然不是奧巴馬所能扭轉,須待一世代或更久,由美國朝野痛心檢討矯正,始能改。奧巴馬當前只求平穩度過經濟風暴,力求維持以便平復。但像AIG這種公司則以“擺爛”回應──我垮不得,所以你就必須好生供養我,形同挾制美國社會。

美國朝野正以破格的方式回應。國會要特別立法,加課重稅索回紅利;老百姓大舉抗議,公司員工收 到死亡電話威脅。奧巴馬已不是跟著重話罵兩聲泄憤便能沒事,這種政治機變很快便會被看破手腳。對於政府持股80%、形同國有化的AIG都失控若此,其他接 受紓困的公司更將如肉包打狗。現在國會追索政部長蓋納特是否事前知,已不是奧巴馬“我負全責”便能輕易過關。奧巴馬不從建立金融紀律、大破大立下手,下一個火頭很快會燒到他身上。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華資進出口業 被迫考慮轉型

仍在寒冬中苦苦掙扎的美國經濟,已讓華資進出口業者明顯感到市場萎縮與貿易壁壘的雙重壓力,在部分企業被迫關門或減薪裁員同時,一些業者也被迫考慮轉型。

聯邦商業部本周公布數據,今年1月美國出口商品及服務較去年同期下降6%,相當於1338億元,這也是美國出口商品及服務連續5個月下降。

進口則下降5.5%,相當全國消耗縮水1737億元,其中日用品進口下降6.7%,達到223億元,跌至22個月谷底。

與此同時,中國1月份外貿出口比2008年同期下降17.5%,達1998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其中對美國出口下降9.8%,家用電器、建材、鋼鐵製品、玩具、服裝首當其衝。

洛杉磯中國玩具進口商沈崗表示,中國進口玩具下滑比率可能比總體下滑比率還要大得多,不少玩具進口商已因沒有訂單或訂單巨幅減少而關門或裁員。

FDA新年開始實行的12歲以下兒童用品新法,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含鉛檢驗標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少中小企業也已因此大叫「挺不住」,即便較具規模的企業也提心吊膽。

在全美擁有數百家分店的KB Toys近期倒閉,使中國玩具業每年至少損失7億元,洛杉磯進口業者也跟著倒霉。

沈崗說,他們多年來向華爾市場、K市場供應的長毛絨玩具均由廣東、安徽、江蘇等地生產,現在廣東4成玩具廠家倒閉,他們也被迫尋找其它廠家。更離譜的是,美國的一些大型商家今年已開始要求玩具進口商「共同承擔銷售風險」,生意更雪上加霜。

從中國進口全地型運動車的程遠集團,創業多年,生意一直蒸蒸日上,但去年聖誕節卻賠了錢,程遠說,去年下半年至今,生意差不多掉了一半,多年來第一次。

程遠說,由於他們進口的產品屬高檔娛樂產品,而且具有價格優勢,但現在也是寒冬當頭。

華資建材進口業者同樣舉步維艱。不少華資業者表示,一方面市場銷售下降,庫存消化明顯減緩;另一方面進口下降,新貨減少。一位業者估計,洛杉磯從中國進口的後期建材原料和產品下跌,少說也有3成。

洛杉磯一些建材進口及銷售公司已關門或裁員。工業市一位不願具名老闆表示,從新年開始,他辭掉司機,自己開車送貨。

華資進出口業者表示,目前面臨的困境還不僅是市場萎縮,中美貿易壁壘壓力也愈來愈大。

南艾爾蒙地海產進口業者文先生用「很麻煩」形容時下的海產進口,來自中國的水產不僅得在離開中國口岸前24小時知會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到達美國口岸後所有品種全部截停檢驗,費用由商家承擔,原來從中國進口最大宗的冷凍蝦,課稅高達60%,進口商利潤空間愈來愈低。

「問題是美國本土的水產養殖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要」,文先生表示,近年來自越南的冷凍魚片也遭到美國漁業協會聲討,導致稅率飛漲,最後還是苦了老百姓。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新四E 全球化領導必備特質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沙普提問:人們隨時都在談全球的問題,但全球的心態究竟是什麼呢?

答:拜託,這個問題的答案你清楚得很!你是澳洲公民,目前在阿布達比觀光局服務,不久前我們在你的家鄉見面時,只經過那麼一番暢談,我們對真正的全球心態就已了然於心。你說:「我喜歡這裡,感覺很不一樣。」

對於差異處之泰然,是全球展望的根基,而你是衷心地擁抱差異。事實上,我們把這項特質稱為「同理心」(empathy),並將之列為全球領導能力的E中的第一項;這E是在全的無彊界企業世界中獲得成功的必要特質

不過,在談及同理心與另外三項E之前,讓我們先迅速回顧「舊」的E

第一個E代表活力(Energy),亦即能夠衝刺、隨時投入與準備迎接挑戰的能力。第二個E是激勵(Energize),是鼓舞別人奮發的能力。但因為有太多聰明人在思慮過度後會變得游移不決,所以第三個E是膽識(Edge),也就是決斷的能力。第E則是執行力(Execute),亦即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不過,這E如果沒有以另一個P來環繞與配合,也不算完整,這個P就是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情(Passion)。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前環境中,領導人仍然需要舊有的E,但E也變得不可或缺。

以同理心來說,在全球企 業環境下,這代表的不只是親切與同情,而是意味對不同的文化有足夠的瞭解,能夠持續地尊重他們的價值觀與傳統。例如,融合中國與美國企業文化、年營業額 160億美元的聯想集團執行長阿梅里奧(Bill Amelio)曾經告訴我,美國籍經理必須學習接受會議中的安靜氣氛,好讓中國同事有機會去轉譯他們聽到的東西,並加以消化。

全球時代的第二個E代表實驗的精神(Experimental),也就是領導人必須無畏地探索的觀念、產品與市場,即使報酬並非立竿見影,也不能退縮。以往,公司可以把創新的工作交付總部的幾個天才負責,然後坐等收割他們的創作成果。如今,有膽識的創業家活躍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論員工分散在天涯海角,跨國公司都能夠依靠他們的創意而獲利,所以每家公司也不得不把冒險視為理所當然的例行工作。

第三個E代表典範(Example),意味要以身作則。隨著公司不斷擴充,領導人也愈來愈難建立一套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組織文化。也因為如此,每一個層級的領導幹部都必須有樹立典範的能力:他們必須展現公司要求與期待每個員工做到的行為模範。當然,領導人也可以拿個大麥克風,高聲宣揚效率或正直的重要性,但大家都知道,行動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特別是語言還需經過轉譯的時候。

最後一個E代表的是興奮(Excited),更明確地說,是「為爭勝而興奮」。很多人都樂意在職場現身工作,奉獻他們的時間。但這個日新月異、永無休止的世界,要求公司領導人必須帶著全然不同的態度露面。

沒錯,在企業圈裡,有些領導特質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但企業世界如今已經擴充到非常遼闊的地步,同樣地,對領導能力的要求也必須如此。 (威爾許,前GE公司執行長)

(威爾許\專欄)

不景氣 儲蓄率飆升

美國人現在節衣縮食和加緊儲蓄,這對遭受衰退打擊的經濟,是再壞不過的事,經濟學家稱此為「節儉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即少花錢、多存錢對個人有益,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卻對經濟不利。

政 府在12月30日公布,2008年最後三個月美國人的儲蓄率上升為占稅後收入的2.9%,比去年第三季度的儲蓄率1.2%,和一年前同期的1%大幅上升。 儲蓄上升,支出就下降,兩者關係有如蹺蹺板,支出占經濟活動的70%,當消費者拒絕支出時,公司會縮減、裁員會增加,人們更不花錢,衰退就加深。

經濟的大幅下滑已重擊零售和製造業,過去多年購物者炫耀其電視機、裝修和衣服,使商店享受了榮景,現在節儉突然變成了時尚。

紐 約州雪城38歲的會計葛莉絲‧凱斯過去13年是信用卡狂,用信用卡購買汽車、衣服、付家庭裝修和度假,每個月對卡債只付最低還款,以便她繼續為自己、丈夫 和兩個孩子刷卡購物,但兩年半前,她被裁員,然後找到一個新工作,薪水從6萬元減為4萬元,連最低還款也付不起。現在她厲行按預算生活,在家度假、自己種 蔬菜,她已經兩年沒有用過信用卡,也儲蓄更多,她說這是一種解放的感覺。

經濟學家認為,儲蓄率將繼續上升,可能達到6%或更高,節儉會是一種長期的行為改變;分析家相信,由於承受裁員和信用緊縮壓力的消費者,延後購買汽車和其他物品,艱困在2009年仍將盤踞不去。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華爾街2008紅利 歷來第6高

紐約時報,紐約州主計長狄納波利(Thomas DiNapoli)28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在金融業虧損、政府用數千億元納稅人的錢紓困,和一些業界最知名人士下台的情形下,2008年華爾街的銀行家和 經紀人獲得的紅利下降了44%,是歷來最大的降幅,但估計仍有184億元,是歷來第六高的紅利水準。

華爾街的紅利雖然不及過去數年的水準,但金融機構的雇員拿回家的紅利與2004年時一樣,當時道瓊指數超過一萬點,並正邁向最高紀錄。

紐約州主計長的華爾街紅利估計報告,是每年12月至1月的紅利季節被密切注意的指標,這個報告主要是根據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做出的,不包括股票選擇權,否則金額會更高。

狄納波利說,這些銀行是否用納稅人的錢來發紅利,他並不清楚,他呼籲歐巴馬政府仔細檢查這個問題,他說:「透明化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並且需要說明是否有任何納稅人的錢被用來付紅利,或公司飛機,或股利,或其他東西。」

狄 納波利指出,紐約金融公司的經紀部門,2008年虧損了350億元,是2007年虧損的3倍。許多公司管理專家、投資人和議員質疑為何接受納稅人金錢的金 融公司要付紅利;金融業主管辯稱,他們需要對其最佳雇員付優渥報酬,以留住人才。事實是由於許多銀行裁員,即使是明星雇員跳槽的機會也不多。

紐約州檢察長葛謨上周對被美國商業銀行收購的美林公司付出大筆紅利加以調查。財政部一名官員說,在未來數周,該部將採取行動,進一步確保納稅人的錢不被用於付紅利。

華爾街的紅利下降使紐約州和紐約市受到影響,狄納波利說,華爾街的平均紅利下降36.7%,為11萬2000元,比整體下降44%要低,因為數以千計的職位被裁撤,分紅利的人較少。由於華爾街紅利下降,紐約州的所得稅收入將減少10億元,紐約市將減少2億7500萬元。★

虧大了 中國擬停購美債券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的金融問題對中國的投資造成的損害,使中國領導人感到意外和氣惱,因此北京正重新檢討它在美國的投資。

消息人士說,在美國的許多原以為很安全的投資,包括摩根‧史坦利股權、貨幣市場基金、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在金融風暴中接連出事,使中國領導人難以忍受,並決定不再投資於一些向中國尋求資金的美國公司。

龐大外匯 助美穩定

華府去年力圖重振美國房市之時,中國即不再購買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促使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但是,中國現在的經濟與美國密切交融,因此不可能突然大肆改變。

中美經濟關係已成為國際關係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一直利用龐大的出口所得購買美國的國庫債券,挹注美國的聯邦赤字,協助美國維持低利率,也使美國消費者更有能力購買中國產品。

中國現有大約2兆元外匯存底,去年9月已超越日本成為擁有美國國庫債券最多的國家,而且還在繼續購買美國政府債券。中國如想避免人民幣升值得太快,必須繼續把貿易所得投資於國外。

近年來的全球經濟繁榮,有賴中美之間平順的金融關係維繫,可是這種關係正受到考驗。

美國財政部長蓋納上周在參院的認可聽證會中,指責中國操縱貨幣,使美國長久以來抱怨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以促進出口的聲浪更加升高。接著中國總理溫家寶本周在達弗斯論壇,公開批評美國主導的金融體制造成全球經濟危機。

兩國互責 恐傷邦誼

在雙方正檢視美國房市和信貸崩潰造成的亂局之時,彼此互相責怪使中美關係前景堪虞。

歐巴馬總統上台之前,雙方之間的摩擦早就開始惡化。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停止出借它擁有的美國國庫債券,以免借貸者破產。

這項決定使國庫券市場的運作受到影響。雖然華府要求中國恢復借貸,北京卻不肯答應。

多年來一直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最大外國投資者的中國,也突然開始急遽減少它擁有的這些債券。中國政府和企業去年上半年直接購買的這類債券增加了460億元,7月到11月卻減少261億元。

中國和其他外國投資者對這些債券需求疲弱,促使聯邦準備理事會去年11月決定收購總值高達6000億元的房利美、房地美和另外兩個與聯邦政府有關的房貸業務債務。

雖然中國官員公開談話大多很謹慎,可是中國一些評論家最近言論愈來愈尖銳。英文「中國日報」即宣稱,華府不能期望更多成本低廉的外國資金繼續流入,挹注它一個接一個的龐大紓困計畫。

金融改革 勢將轉向

財力強大的中國金融機構在西方的投資虧損,也在中國受到嚴厲批判。例如,中國投資公司13個月前用56億元收購摩根‧史坦利股權,而摩根股價迄今已跌損60%。

中國機構已拒絕財務困難的美國公司要求投資,雖然日本和中東投資者紛紛上場。

華府多年來一直敦促中國建立更類似美國的經濟和金融體制,並批評中國這類改革進展太慢。中國政府內的改革派大致贊同美國的主張,中國近年來的許多金融改革也都仿效美國的模式。

在美國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後,這些改革及其支持者在中國威信大失,中國官員和評論家最近對華府的批評也愈來愈不客氣。

利益糾結 危機重重

去年12月初在北京舉行中美中級經濟會談時,中國官員即指責美國和歐洲的金融管制作業,要求美國採取各種必要的措施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以確保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和投資安全。

中國電腦網路也流傳文章,痛批中國金融高層與美國走得太近,更宣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與原來的美國財政部長鮑森共謀購買美國債券,強迫人民幣升值,把中國經濟與美國掛鉤,破壞中國的經濟獨立。

中美利益仍然密不可分。華府龐大的刺激經濟計畫勢必導致更大肆舉債。雖然美國人增加儲蓄可能為此提供更多國內資金,可是中國資金仍將非常重要。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認為「美國政府無法承擔債務」的可能性極低。

中國領導人開始對在美國的投資感到恐慌,是在去年7、8月房利美和房地美財務問題急遽惡化之時。他們獲悉中國僅只在這兩個機構擁有的債券總值就將近4000億元,並擔心美國政府不會全力擔保。

在危機最嚴重之時,在中國要求下,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定期就美國債券市場的情況向中國做簡報。鮑森和財政部其他官員也經常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和其他高級官員交談,以消除他們的不安。

李曼破產 中投撤資

華府任由李曼兄弟公司破產,使北京的信心更加動搖。中投公司立刻要求撤回對貨幣市場基金的將近54億元投資,可是基金遲遲不退錢,使中國非常不安。

中國官員原以為美國及其金融機構會更妥善保護中國的投資免於遭受損失。一名官員說:「如果美國用這種方式對待我們,最後這會讓人對美國制度的穩定感到關切。」

《我有話要說》面對全球經濟問題,中美經濟關係的發展,您有何看法?歡迎至世界部落格(WJBlog)暢談!

華爾街高層紅利184億 歐巴馬:可恥

歐巴馬總統29日重話批評華爾街,怒責華爾街與銀行的高級主管在經濟發生嚴重危機、政府斥資數千億元挽救金融市場之際,竟領取多達184億元的巨額紅利。 他說,此種行徑「可恥」(shameful)、「駭人聽聞」、「極不負責」,大金融公司的老闆必須與美國尋常百姓一起犧牲,共體時艱。

一向鎮定的歐巴馬,臉上出現了少有的怒容。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告訴媒體:「這是不負責任的極致。這是可恥的行徑。我們需要告訴華爾街那些向我們求助的人:表現一些自制、表現一些紀律、拿出一些責任感。」

他說:「美國民眾知道,我們掉進一個大坑,我們必須把自己挖出來。但我們不想知道,應該把坑填起來的人,竟然把坑挖得更大。」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配合總統,砲口齊開。他說:「如果美國民眾知道這種過分行徑,無論是政府或金融機構,我們將無法做好穩定金融體制應做的事情。我想,這是排名第六大的年度紅利,我不認為每個打開401(k)帳戶對帳報告單的人會覺得,這是華爾街的第六大肥年。」

紐約時報指出,歐巴馬動怒或刻意表現憤怒,顯示他有意利用他的職位,向企業高級主管過分的報酬,採取強硬立場。

歐巴馬的怒氣是因紐約州主計長的一項報告而起,該報告指出,金融界高級主管去年領取的紅利,與2004年股市繁榮時的紅利,沒有兩樣,絲毫不少。

說重話之前,歐巴馬28日曾在白宮私下會晤商界領袖,其中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的新董事長帕森斯(Richard D. Parsons),這個去年接受納稅人血汗錢援助的集團,本周在政府敦促下,打消了購買一架價值5000萬元商用噴射機的計畫。

編譯中心

綜合紐約29日電

EFinancialCareers.Com本月進行的民調顯示,華爾街收到2008年終紅利的員工人數,多於去年10月預期將獲得紅利者。但是,有近半數(46%)員工對紅利不滿意。

美 國正陷於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華爾街付給員工豐厚年終紅利的做法,早已遭人詬病。但是,這項網上民調發現,約79%受訪的華爾街員工表 示,他們收到了去年的年終紅利,而去年10月表示預期將有紅利者,只有66%。儘管如此,仍有46%華爾街員工對紅利數額不滿意。

大多數對紅利表示不滿者(占不滿者的89%),是工作資歷5年以下者。大多數人表示,他們的紅利減少了11%至50%。紅利增幅最大者不到10%。36%受訪者表示,他們預期應有更多紅利。

這個網站的創立人兼執行長班森(John Benson)說:「這顯示,紅利文化已在證券業根深柢固。這個行業中,有些人把紅利視為天經地義的權利。本人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此種文化非常不合時宜。」

班森表示:「我過去曾為紅利制度辯護,因為它為銀行的成本結構,提供某種程度的彈性。但是,我想,大多數民眾會說,銀行虧損如此嚴重,幾乎沒有人應該獲得紅利。現在是改變此種文化的好機會,風險大小與報酬多寡應更相稱。」

這項民調於1月7日至12日進行,約900人回答了網路問卷。去年10月的民調則有1300人回應。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洛機場客貨運量雙雙慘跌

洛杉磯國際機場(LAX)是南加州經濟榮枯的一大指標。去年客運與貨運量均減,搭機旅客減少300萬人,降幅4.71%,去年12月搭機旅客更遽減16.34%,陷入九一一恐怖攻擊與2003年SARS肆虐後的最大衰退。
洛杉磯國際機場2008年終報告出爐,去年載客量5949萬7539人,比2007年的6243萬8583人減少4.71%。貨運量也從2007年的200萬噸減至180萬噸。

和美國金融風暴發生的時間相同,洛杉磯國際機場客貨量均減也發生於去年的最後4個月,12月原本是機場的旺季,旅客竟然遽減16.34%,旅客遽減速度比航空公司削減航班速度還快。據信,今年搭機旅客還會繼續減少。

不僅洛杉磯國際機場載客量減少,南加其他機場的處境也相同。今年前11個月布班克的鮑勃霍伯(Bob Hope)機場旅客也減少50萬7000人,降幅高達9.3%。安大略國際機場去年搭機旅客623萬2761人,比前一年減少約100萬人。

棕櫚谷(Palmdale)機場在聯合航空公司(UA)12月停飛航班前,去年共搭載旅客2萬1805人,聯航停飛也使得該機場完全沒有民航客機服務。橙縣約翰韋恩機場去年搭機旅客也降至900萬人。長堤機場是南加州少見旅客未減機場,去年仍維持載客300萬人。

洛杉磯國際機場載客量在2000年時達到高峰,當年搭機旅客6730萬人,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與2003年SARS肆虐,搭機旅客降至5500萬人,隨後逐步回升,2007年時升至6240萬人。

去年夏天超高油價與金融海嘯讓機場客貨業務都再陷低谷,也直接衝擊機場營收,航空公司削減航班,降落費與停車費收入頓減,規劃已久的機場擴建計畫恐怕也受影響。

轉載自世界日報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沒績效的忠誠 應走進歷史

佛州奧蘭多的戴泰利斯問:企業領導人應該如何管理忠誠的問題?有些公司老闆很吃這套,認為忠誠可以區別好員工與壞員工。但據我觀察,許多能力差強人意、卻因為忠誠而獲得留任的員工,最後恐怕會拖垮公司。依您之見,忠誠在何時與何地才是重要?

答:首先,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忠誠在什麼時點會最重要:裁員的時候。在這類紛擾的環境中,老員工很自然會想到他們為公司效勞的所有年頭,所有他們賣力工作的時刻,所有他們「在場」的時光,他們會質疑:「難道我的忠誠毫不值錢嗎?」

同 時,他們的經理也感到驚訝,但不是出於震撼與憤怒,而是出於尷尬與內疚。因為多數經理都很清楚,員工不應該在工作的最後一天,才突然驚覺公司看重的價值所 在,以及重視的程度。公司的價值應該是員工第一天與每一天都清楚的議題,特別是在準備面對衰退困境的當前,人們更應該清楚哪些行為是能夠保住飯碗的績效。

但這往往不只是單純的忠誠問題。

1980年代初期,外國競爭逼迫美國企業裁撤大批自以為已經獲得終生雇用的員工時,「忠誠已經死亡」這句話曾經掛在每個人的嘴上,但我們無意在此做這樣的宣告。誠如你在問題中所指出,很多經理仍然相信各種形式的忠誠。

其中一種是個性上的忠誠,員工以奉承、諂媚的方式,把老闆捧為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看得出他的用心,只有老闆例外。另一種是全勤式的忠誠,主要是靠無休止 的露面來建立。還有一種則是老式的忠誠,也就是把公司看待得像國家一樣。所有這些行為都能讓許多經理感到窩心,並以工作上的保障來回報他們的忠誠。

但結果未必都是如此。在這些年頭,經理保護與獎賞持續締造佳績的員工,已是遠為普遍的作法。這並不表示忠誠的員工不會獲得賞識。在經濟繁榮的時期,忠誠的 紀錄或許就足以讓績效普通的員工保住飯碗,但當景況艱難,瘦身勢在必行時,絕大多數的經理都會按照符合公司生存利益的原則行動。績效最佳的員工必須留下, 忠誠與否沒關係。能力馬馬虎虎的員工必須走路,忠誠與否同樣也不是問題。

這樣的作法不對嗎?我們不覺得。公司必須擁有業界最佳的員工,才可能打勝仗,在當前的艱難時機中,這聽起來或許有些刺耳或唯利是圖,但務必牢記的是,如果 公司生意興隆,有能力繳稅與繼續成長,社會上的每個人最終都將受惠。事實上,如果美國經濟想再次站穩陣腳,最需要的就是能力掛帥的企業。

換句話說,忠誠並沒有死亡,但獎賞沒有績效的忠誠,是短視、錯誤的作法,確實應該走入歷史。

最糟糕的是,很少經理能在迫不得已之前,就對員工傳達正確的忠誠理念。相反地,他們都是等到必須把裁員通告交給毫無心理準備的張三或李四時,才鼓足勇氣地告訴他們:「這些年來,你每天上班、工作,但你的表現實在不好。現在公司必須裁員,你只好走路。」

這是既可恥也不必要的作法。任何規模或行業的公司,都可以建立一套透明、嚴格的績效評鑑制度,釐清公司重視的價值與行為,以及看待的分量。同樣重要的是,要讓員工知道他們在同僚之間的排名。

當然,即使是最公正、最客觀的評鑑制度,也不會讓裁員變成容易事。但卻可以儘早消除疑慮,至少也把通常不願觸及的忠誠VS.績效問題帶到檯面上,供所有人審視與瞭解。

未來一年的衰退,無疑會教導每位經理痛苦地學到一些重要的教訓。如果你現在才搞清楚公司真正的價值所在,你可能再也不會容許任何含糊、虛偽的績效評估濫竽充數。在忠誠問題上,內疚可說是最好的明師。(威爾許,前GE公司執行長)(威爾許\專欄)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每天倒200店 商業街變鬼城

英國人稱城市和鄉鎮的主要商業街為high street,美國和加拿大則稱為main stree。t聖誕節後,英國的high street出現商店倒閉潮,有100年歷史的平價家用品連鎖店Woolworths結束營業,全國807家店清倉大拍賣,2萬7000名員工失業;全國最大零售業者瑪莎百貨公司也關掉27家店,裁員1230人。
商業信息服務公司Experian預估,今年英國將關掉7萬2000店,平均每天關200家,到2月份,商業街上每10家店就有1家關門大吉,到年底,英國店面閒置率將創歷史新高,其中以小城市的商業街受創最深,大型連鎖店大舉撤出,high street空蕩蕩有如「鬼城」。
過去一周,英國人每天都聽到店家關門的壞消息。童裝連鎖店Adams關掉111家店,裁員850人,未來可能結束營業;被政府接管的名店更是一長串,包括有215年歷史的女裝店Viyella、有122年歷史的茶與咖啡零售業者Whittard of Chelsea、娛樂商品連鎖店Zavvi等。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利空未出盡 股市如履薄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已是新的一年。新年伊始我們照例要對未來一年的股市走勢做個預測。

每當股市大跌超出歷史常態,股市預測總是成為笑柄,因為永遠佔大多數的保守估計顯得錯誤,而少數錯誤方向的大膽估計就更加離譜。但即便困難,市場預測仍是投資的一個重要部份,甚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不是自我抬舉為活神仙。投資而不做股市預測就像開店而不做市場調查一樣,是難以想像的盲目做法。雖然傳統「分散投資、長期持有」理論高呼不必理會股市漲跌,我猜想今年找不到一位對股市下跌40%完全無動於衷的長期理論信仰者。

預測難精準 但仍不可或缺

即便預測無法百分百準確,我們只能盡力而為。之所以無法百分百準確,是因為預測股市乃是一個半科學、半運氣的過程;有些因素可以掌握,有些不可能掌握。

在可以掌握的部分,我們首先要從茫茫數據中區分最關鍵的數據,然後分析該數據來取得某種趨勢,然後判斷未來將發生什麼事情,最後估計這些事情如何影響股市

比如說,我們用後見之明的眼光來回顧2008年,最理想的股市預測應該看到次優貸款將造成銀行和金融機構重大虧損,令許多倒閉,致使美國經濟停頓,進而影響全球,道瓊指數下跌40%。於是,明智的投資策略是完全退出股票。

在這過程中每一步的岔路都可能令最後的評估失準。我們篩選的關鍵數據可能不是重點、或者我們無法讀數據所顯示的趨勢、沒有考慮到改變趨勢的其他潛在因素、或是誤判市場對某種趨勢的反應。這還沒考慮那些無法預期事件。

即便如此,我們應該用「杯子半滿」的態度來看待股市預測。確實有一部份的市場趨勢是可以掌握的。聽起來神奇,其實只是需要一些經驗和資訊。這就好像常人看夜空看到的只是點點繁星,而經過訓練的眼睛可以看各種星座甚至判定某一白點是金星或火星。

只要成功掌握這部分,已經超越無法或沒有試圖去掌握此一部份的人。即使我們沒有在2008年初做全面退出股市的、從事後諸葛的視角最明智決策,減少股票比重已經縮小了虧損,達到超越市場的結果。

成功投資人與失敗投資人的差別不在於全盤正確與否,僅在於股市預測正確性的高低。最佳投資人與最差投資人的差別,仍然是千慮一失與千慮一得的差別。換句話說,失誤乃兵家常事,無須害怕。

最重要的是避免成見。如果我們面對排山倒海的次貸危機仍一廂情願的「慣性看漲」,今天就會灰頭土臉,或是為了唱衰執政黨而「慣性看跌」,遲早也會灰頭土臉。憑著客觀態度和紮實的經驗來做評估,就能達到「超越」的目標。

我要簡單的強調一點,對股市未來的某種看法並不鎖定某種投資策略;你可以看漲市場而採取保守的策略,也可以看跌市場但堅持投資,但掌握市場方向至少讓你穩如泰山。

2009年的走勢,將取決於基本面可能發生哪些事情。可以期待的利多包括:

歐巴瑪總統的刺激經濟方案將是大刀闊斧的,會是市場的一個強心劑。

美元逐步走跌可望改善美國出口。

房市的繼續慢慢消化過剩供應。

目前大量股市資金在場邊觀望,等待有利的時機進場,一旦股市有回春跡象,會有很大的上漲潛力。

可能的利空包括:

持續的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和消息,包括聖誕季銷售額不如人意、零售商店關門、企業裁員、失業率攀升、更多的產業向政府求援、更多的房屋法拍等等。

雖然我深信歐巴瑪政府對汽車業更加友善,美國汽車業的命運仍然不是很明朗。

目前外界不知道的其他金融「爆彈」引爆。

聯準會的子彈已經用-利率已經接近零。

金融業似乎暫時穩定下來,但所有的經濟問題最終都影響金融業,各大銀行尚未走出險境。

目前扮演支撐的某些外國經濟局勢惡化。

華府黨爭繼續驚擾市場。

這些問題和其他潛在因素可以被轉換到一個觀察剖面而加以綜合:市場信心。於是,所有的問題最終引導到這一個問題:市場信心是否恢復?歐巴瑪總統的政策是否給予市場足夠信心?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如果最終倒閉,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是否更大?

其實你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直覺回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市場的回答,因為市場的回答就是所有投資人的回答的總合。

今年股市 仍應屬熊

我認為股市的「有效能見度」大約也就六到九個月,我的評估是未來六至九個月內股市仍將由重大財經事件驅動,隨之大幅上下,但整體慢慢走跌。這除了反映上列問題的評估外,也包含一分基於金融海嘯的嚴重程度而對於當前某些未知數的如履薄冰的心情。暫時我會著重控制風險,等風暴稍稍趨緩再做調整不遲。

更長的預測,猜測性質就更高了。統計顯示熊市平均長度僅為九個月,而本次的困難時期已經超過一年,注定打破統計的預測。最終將是「兩年困難時期」還是「三年困難時期」,大概要到夏秋之際才會揭曉。

但如果非要對全年做一個預測不可,在這個時點我說:2009年,歲次己丑,屬熊。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Kohl's 和 Forever 21聯手收購46家Mervyns

Kohl's 百貨公司和時尚連鎖店Forever 21聯手以625萬元贏得收購46家Mervyns百貨公司分店的競標。Kohl's 將接收其中31家,Forever 21接收15家,其中絕大部份商店位於加州。
總部設在東灣海沃、已經經營59年的Mervyns7月宣告破產,目前正在處理剩下的149家分店的清倉拍賣以結束營業。在提出破產申請時,Mervyns在全美7州有175家分店。
Kohl's 百貨執行長凱文‧曼塞爾(Kevin Mansell)發表聲明表示,他對競標結果使該公司進駐「低佔有率」(under-penetrated)市場感到滿意。Kohl's 2009年預計新開的50家分店,包括31家前Mervys分店的大部份。Kohl'sy總部設在威斯康辛州,在全美48州有1004家分店。
總部設在洛杉磯的Forever 21以平價和青少年流行式樣聞名。該公司資深副總裁賴瑞‧梅爾(Larry Meyer)說,該公司8月出價收購約70家Mervyns分店他說該公司對競標到的分店感到滿意。
由於Mervyns分店平均佔地約8萬平方公呎,比Forever 21大得多,該公司將可提供範圍更廣的男女和兒童服飾。
目前Forever 21絕大多數店面都在購物中心內「不見天日」,接手Mervyns將使該公司「破繭而出」。資深副總裁克里斯多夫‧李(Christopher Lee)說我們等這天很久了。
Forever 21將進駐南加州「雷克伍中心」(Lakewood Center)、「喜瑞都中心」(Los Cerritos Center)、「蒙地貝婁中心」(Montebello Town Center)和「勝利谷中心」(Mall of Victor Valley)。
Kohl's 將進駐南加州唐尼(Downey)的「石木中心」(Stonewood Center)、麗浪多灘(Redondo Beach)的「南灣蓋勒利亞」(South Bay Galleria)和惠提爾(Whittier)的「惠木中心」(Whittier Town Center)。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倉庫、辦公室降租金2-3成

經濟不景氣,貿易萎縮,聖蓋博谷工商業倉庫空置率大增,為挽留和吸引租客,房東招術五花八門,提供降低房租、縮短續約期等優惠。
阿凱迪亞前華協會長Alice Wang在工業市有4棟倉庫,總面積近50萬平方呎,客戶多是中型以上電腦、運輸、零售公司。下半年,形勢急轉,一家電腦公司倒閉,交不出房租,另一家運輸公司陷入困境,拖欠房租。她決定降低租金,從每平方呎65分,降到46分。
Alice Wang說,2007年有客戶退租,馬上就會有新客戶進駐,而且客戶續約現象很普遍,倉庫很搶手,但此景不再。
從事工商業房地產20多年的李先生表示,近幾個月工商業倉庫、辦公室的空置率持續上升。據統計,僅聖蓋博谷工業倉庫空置率已經從9月底的2.7%上升到4%。李先生表示,目前各地辦公室空置率已經超過10%。洛杉磯市城中區、巴沙迪那、西柯汶納和鑽石吧特別嚴重。
從事商業房地產仲介的胡林嘉說,南巴沙迪那市辦公室有近三分之一空置,他們原先大都做房貸業務,因房地產不景氣只好關門走人。
房客走人,房東照交房貸款和地產稅,承擔不小財務壓力,於是想出各種招術挽留房客。
艾爾蒙地一家零售公司的房東將租金降低20%,並將房客續約期限從原來4年縮短到1年。
工業市的倉庫屋主林立仙表示,願意負擔房客與前房東解約前幾個月的房租。同時為了能有更多的房客,還提供仲介如現金回扣、免費拉斯維加斯旅遊。

低利率房貸 很難貸到

房屋貸款利率近日下滑,30年固定利率降至5.625%左右,按理說對購屋人及重新貸款屋主都有利,但華裔貸款經紀卻嘆「可望而不可及」,因為銀行持續收緊銀根,且信用評分、收入與頭款皆符合標準的申請人非常有限。
在西聖蓋博谷從事貸款業務近15年的王振芸(Annie Chang)直言,利率下滑但房貸申請案過關的卻不多,因為大銀行紛紛退出房貸批發市場,審核又超嚴格,以前只要信用評分好、頭款放得多即可,但現在還得據實填報4506-T查稅表格,提供過去兩年報稅資料以及薪水支票存根等,不能造假。
王振芸一位客戶的申請案足以說明今天房貸申請難度有多高。購屋人信用評分接近800,頭款放20%,申請30年固定利率5.75%貸款,最後因銀行嫌屋況不夠好而拒絕。
佳信財務貸款總裁劉豔秋(Donna Chao)也說,房貸利率雖下滑,但華人最難克服的是銀行嚴查收入,購買40萬元的房子,年收入至少要10萬元。
劉豔秋指出,這波金融風暴,不僅大銀行紛紛退出貸款批發市場,甚至還發生貸款銀行與產權公司無預警倒閉事件。總部設在俄亥俄州的LIME銀行,以及Land America產權公司日前都無預警倒閉,讓他們傻眼,客戶申請案受到影響。
聯合銀行資深副總裁及分行總監吳范惠麗(Debby Wu)表示,聯銀近日推出的「置業通」自住屋主優利房貸計劃,詢問者相當多,顯示有意購屋人不少,但看房子需要時間,購屋人必須符合諸多申貸條件,讓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
華美銀行資深副總裁王國蘭(Emily Wang)也表示,銀行從嚴審核房貸申請案,信用評分至少680分以上才達到門檻;不查收入的申請案,頭款至少40%,都可能讓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
正在籌組大陸購屋團來美的房地產經紀饒幸則表示,現在沒有社會安全號碼的外國人,在美國各銀行難以獲得貸款,來美投資可能要全部用現金支付。
由於房價繼續下跌,愈來愈多銀行收緊銀根凍結房屋淨值貸款(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帳戶,劉豔秋建議,有意重新貸款的屋主不要再等待財政部可能將房貸利率下調至4.5%,而應把握現有的低利率提出申請,因為國會尚未通過此立法。
另一方面,擁有房屋淨值貸款帳戶者應在銀行收緊銀根凍結帳戶之前把錢借出來,存入定期存款帳戶,再向開戶銀行申請信用額度(Credit Line),保持手上有可運用的資金。
至於付不出貸款以及當初申請的是1% Option ARM浮動利率貸款的屋主,應趕快與銀行交涉降低利息、延長貸款年限,否則明年年初起貸款利率三級跳,從原本的只還1%利息,躍升為本金加利息一起還怎麼吃得消。
銀根緊縮年代,手上擁有現金的買家在搶購法拍屋時稱王,但聯邦已立法遏阻金主們炒作房市,凡是現金購屋交易,至少半年後才能申請重新貸款。
華裔房地產經紀也證實,股市重挫、失業率上揚、法拍屋太多,已使華人聚居的西聖蓋博谷房價也難逃下滑命運。兩年前以90多萬元購入的巴沙迪那市房屋,如今銀行估價僅值50幾萬元,成了典型的房貸金額超過市值的「溺水屋」(Underwater House),華裔屋主進退兩難、叫苦連天。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Unempolyment Insurance

www.edd.ca.gov
Rosemead Address : 3505 N. Sart Ave. Rosemead, CA 91770 Tel: 626-569-4400
Rosemead Address : 11635 E. Valley Blvd. El Monte, CA 91751 Tel: 626-258-0365
West Covina Address : 933 S. Glendora , CA Tel: 626-814-8234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賭城經濟好轉至少等5年?

內華達州經濟諮詢委員會預測,內州明年失業率將高達8.6%,高失業率將持續到2010年,賭城商界聞人李文成,說至少在等5年,才會見到拉斯維加斯經濟好轉。
曾經預測賭城房市從2005年下滑到慘跌,李文成變成很多華人諮詢投資的對象。
他表示,國會剛通過的紓困案無法解決信心問題,可是非做不可,目前能幫助商業融資,免除全球因美國經濟問題爆發全球性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他指出,內華達州已由房市災害進入衰退之中,儘管大家都不承認,但是內州確實危機重重,曾經來到內華達的大筆金錢都移到他處,可以從超過半數待售屋空置看出端倪。
李文成表示,某些投資內華達房地產者有買空賣空的不良習慣,房貸超出房價,騙走貸款銀行巨款。其中,有非常多詐騙案件在內,但是銀行缺乏嚴謹管理,房市狂飆結果,致使內華達成為全美查封屋最高的地區,房屋供過於求,導致今日房價下跌,且較美國其他地區既急又快。
他在2004年房價飆漲初期就開始勸導親友不要投資房市,告訴大家賣屋留現款,自己也於兩年內出清四棟出租房屋,沒有把賣屋獲利在投入房市。
李文成於1998年香港移民美國,他在香港原任職證券市場,對股票債券外匯及進出口業都深入研究,認為美國經濟較健全而移民定居賭城。
對於拉斯維加斯經濟前景,李文成表示目前難以脫困,支持他這個理論的依據在於賭城無製造業,而且供需靠外州,高油價使得賭城競爭力比不上有海運地利的各州。
博弈及旅遊為內華達州經濟最大來源,全美不景氣時,內華達的博弈及旅遊收入跟著轉弱。
近幾年賭城蓬勃的營建業帶來許多無專業技術的新移民,他們也是內州高失業率主要原因,加上各行各業裁員,賭城恢復經濟力所背負的包袱沉重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