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洛杉磯海港經濟 風生水起

提到洛杉磯,一般人首先聯想的可能是著名的好萊塢標誌、比佛利山與時尚名流,然而實際上這座城市最大的成長動力來自位於聖彼堵灣(San Pedro Bay)的洛杉磯港以及鄰近的長堤港。全美45%的進口貨經由洛杉磯港入境,蓬勃發展的港埠是推動區域經濟的幕後英雄。
洛城港埠的繁盛是近30年來全球化貿易盛行,中國大陸興起成為世界工廠所賜。洛杉磯港正好是亞洲出口貨直通美國的門戶。從廣州、上海等地啟航的貨船不必繞經巴拿馬運河把產品運到美國東岸,而是在洛杉磯卸貨,再透過鐵公路運輸網運到美國各大城市。
中國大陸外銷到美國的產品以消費性電子、玩具紡織品居多,這些貨物都用標準的貨櫃裝卸,而貨櫃港運正是洛杉磯港的強項。洛杉磯的港區是西半球規模最大,全球第五大海港。
1980年,洛杉磯港處理的進口貨約為60萬個標準貨櫃(TEU),1995年時已激增至250萬個TEU。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貨運量更是急劇攀升。2007年洛杉磯港吞吐的貨櫃量達到840萬個TEU,長堤港則有800萬個TEU。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安德森商學院經濟學家聶克斯堡說:「隨著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成為消費性產品最主要的生產基地,洛杉磯港與長堤港成為他們分銷貨物最近的主要港口。」
旺盛的進出口業務讓洛城的港埠對城市、加州與全美經濟都扮演關鍵作用。30年前當地的金融服務業開始走下坡,港區適時取而代之,提供大量工作機會。根據洛杉磯市統計,單是港口業務每年為洛城帶來391億元薪資與稅收,相關就業人數多達91.9萬人。
交通方便與拉丁裔新移民的湧入,也讓洛城至今仍是全美最大的製造中心之一。洛杉磯的電子與服飾產業共雇用45萬人,全縣製造業雇用人數比密西根州還多。
但貿易帶來榮景,現在也面臨全球景氣衰退的挑戰。洛杉磯是這波美國房市崩盤的重災區之一,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已讓當地的全國金融公司(Countrywide)與IndyMac兩大貸款業者消失,美國消費意願重挫也勢將衝擊港區的業務。
洛杉磯的對策是藉既有的港區優勢,發展成為物流中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洛杉磯港原先的大問題是交通阻塞,但是隨著造價24億元,連結港區與跨州鐵路網的阿拉米達(Alameda)鐵路線啟用後,壅塞的狀況已大為改善,洛杉磯也計劃在更多碼頭興建調車場,讓到港貨物可以立即送運。
加州本身的龐大市場也是洛杉磯港的競爭優勢之一,洛杉磯港區計劃分析師基南說,光是聖彼堵灣周遭居民就有1800萬人,他說:「如果要省時間,就在洛杉磯卸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