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是多麼美妙的經驗,為什麼會蒙上暴力的陰影?說實話,施暴者非常難辨認,有時候他們給朋友的印象是深愛家人、善良又隨和的人,但我們的親密愛人可不是一夕之間變成危險情人,如果多了解一點他們的暴力從何而來,或許我們可以多增加一些敏感度,在成為男女朋友或是結婚之前就做出決定,避免遇上婚姻暴力危機,或者幫助我們周遭正在受苦的朋友。
1.從個人成長的觀點
若從心理學的依附心理、分析心理等觀點來看,婚姻暴力通常是來自童年經驗,例如父母之間的暴力行為,以及自己一路被打而長大的過程,容易使人內縮、缺乏自信,並學習到以暴力面對親密關係。這類型的施暴者,占有慾強,連你的朋友聚會都要干涉甚至是反對,有時候我們只會開玩笑說,你另一半真愛吃醋啊!但對於親密關係缺乏自信、加上沒有正向的經驗,暴力就會成為他的選擇。
2.從交換與控制的觀點
有些研究者認為家庭之間存在著交換、控制的關係,例如:有時候男人表現出陽剛的行為會換來稱許,或者長輩因為位階關係可以用權力控制孩子,在這個觀點之下,有些人習慣以暴力換來情緒發洩、處理家庭緊張關係,或者用暴力獲得控制;這類型的施暴者,常常會被認為是愛家的人,擁有男子漢保護家人的形象,但關起門來,可能一切都得聽他的,甚至暴力控制。
3.社會文化影響
許多文化都存在著大男人主義的觀點,即使現代社會的兩性平等發展,但是代代相傳的價值觀,卻還是有人被教導,男人是天,女人不需要自主能力,於是在關起門之後,暴力還是悄悄的存在。這類型的施暴者對於以往的感情,總覺得是對方的錯,他自己理所當然是被辜負的一方,更毋須尊重對方的感受,而暴力只不過是男尊女卑觀念下的副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