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虧大了 中國擬停購美債券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的金融問題對中國的投資造成的損害,使中國領導人感到意外和氣惱,因此北京正重新檢討它在美國的投資。

消息人士說,在美國的許多原以為很安全的投資,包括摩根‧史坦利股權、貨幣市場基金、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在金融風暴中接連出事,使中國領導人難以忍受,並決定不再投資於一些向中國尋求資金的美國公司。

龐大外匯 助美穩定

華府去年力圖重振美國房市之時,中國即不再購買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促使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但是,中國現在的經濟與美國密切交融,因此不可能突然大肆改變。

中美經濟關係已成為國際關係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一直利用龐大的出口所得購買美國的國庫債券,挹注美國的聯邦赤字,協助美國維持低利率,也使美國消費者更有能力購買中國產品。

中國現有大約2兆元外匯存底,去年9月已超越日本成為擁有美國國庫債券最多的國家,而且還在繼續購買美國政府債券。中國如想避免人民幣升值得太快,必須繼續把貿易所得投資於國外。

近年來的全球經濟繁榮,有賴中美之間平順的金融關係維繫,可是這種關係正受到考驗。

美國財政部長蓋納上周在參院的認可聽證會中,指責中國操縱貨幣,使美國長久以來抱怨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以促進出口的聲浪更加升高。接著中國總理溫家寶本周在達弗斯論壇,公開批評美國主導的金融體制造成全球經濟危機。

兩國互責 恐傷邦誼

在雙方正檢視美國房市和信貸崩潰造成的亂局之時,彼此互相責怪使中美關係前景堪虞。

歐巴馬總統上台之前,雙方之間的摩擦早就開始惡化。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停止出借它擁有的美國國庫債券,以免借貸者破產。

這項決定使國庫券市場的運作受到影響。雖然華府要求中國恢復借貸,北京卻不肯答應。

多年來一直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最大外國投資者的中國,也突然開始急遽減少它擁有的這些債券。中國政府和企業去年上半年直接購買的這類債券增加了460億元,7月到11月卻減少261億元。

中國和其他外國投資者對這些債券需求疲弱,促使聯邦準備理事會去年11月決定收購總值高達6000億元的房利美、房地美和另外兩個與聯邦政府有關的房貸業務債務。

雖然中國官員公開談話大多很謹慎,可是中國一些評論家最近言論愈來愈尖銳。英文「中國日報」即宣稱,華府不能期望更多成本低廉的外國資金繼續流入,挹注它一個接一個的龐大紓困計畫。

金融改革 勢將轉向

財力強大的中國金融機構在西方的投資虧損,也在中國受到嚴厲批判。例如,中國投資公司13個月前用56億元收購摩根‧史坦利股權,而摩根股價迄今已跌損60%。

中國機構已拒絕財務困難的美國公司要求投資,雖然日本和中東投資者紛紛上場。

華府多年來一直敦促中國建立更類似美國的經濟和金融體制,並批評中國這類改革進展太慢。中國政府內的改革派大致贊同美國的主張,中國近年來的許多金融改革也都仿效美國的模式。

在美國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後,這些改革及其支持者在中國威信大失,中國官員和評論家最近對華府的批評也愈來愈不客氣。

利益糾結 危機重重

去年12月初在北京舉行中美中級經濟會談時,中國官員即指責美國和歐洲的金融管制作業,要求美國採取各種必要的措施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以確保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和投資安全。

中國電腦網路也流傳文章,痛批中國金融高層與美國走得太近,更宣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與原來的美國財政部長鮑森共謀購買美國債券,強迫人民幣升值,把中國經濟與美國掛鉤,破壞中國的經濟獨立。

中美利益仍然密不可分。華府龐大的刺激經濟計畫勢必導致更大肆舉債。雖然美國人增加儲蓄可能為此提供更多國內資金,可是中國資金仍將非常重要。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認為「美國政府無法承擔債務」的可能性極低。

中國領導人開始對在美國的投資感到恐慌,是在去年7、8月房利美和房地美財務問題急遽惡化之時。他們獲悉中國僅只在這兩個機構擁有的債券總值就將近4000億元,並擔心美國政府不會全力擔保。

在危機最嚴重之時,在中國要求下,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定期就美國債券市場的情況向中國做簡報。鮑森和財政部其他官員也經常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和其他高級官員交談,以消除他們的不安。

李曼破產 中投撤資

華府任由李曼兄弟公司破產,使北京的信心更加動搖。中投公司立刻要求撤回對貨幣市場基金的將近54億元投資,可是基金遲遲不退錢,使中國非常不安。

中國官員原以為美國及其金融機構會更妥善保護中國的投資免於遭受損失。一名官員說:「如果美國用這種方式對待我們,最後這會讓人對美國制度的穩定感到關切。」

《我有話要說》面對全球經濟問題,中美經濟關係的發展,您有何看法?歡迎至世界部落格(WJBlog)暢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