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情況下,男女老少對哀傷的處理方法都很不一樣。所以,我們要能對身邊的哀傷者特別體諒和了解。
很多人對小孩子和年長者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太年輕的孩子,不會懂得死亡的哀痛;年紀大的長者亦對死亡熟識了,因此對死訊感到麻木,也比較容易接受。但這都只是人們自以為是的想法。
實際上,每個人對每1個死亡都有著不同的感受和哀傷程度。而死者與哀傷者的關係、死者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情況等等,也都會令哀傷者產生不同的反應,哀傷程度亦有不同。
因哀傷過深反而表現麻木
在這裡特別以年長者對喪失配偶的反應為例。
年長者對喪親和失去身邊的朋友,哀傷程度比一般人都要深。哭泣與否,並不能代表哀傷者真實的情緒。有時候,哀傷會在喪禮過後才出現。因此,哀傷並不是只會以人們認為應該會有的單一模式出現。
長者的哀傷,有時候也會因為不斷而來的死訊而暫時未能反應。例如,一位老伯伯剛剛失去了妹夫,數月後又失去了1位朋友,突然間老伴因心臟病發死了,一時之間,老伯一下子失去了3位親朋和配偶。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
而因為在這短短的幾個月內失去了3位親朋配偶,老伯伯一時之間可能消化不了這些打擊,雖然哀傷,反應出來的可能看起來成為失應或幾近麻木。又或者是因為悲傷的程度急增,而導致暫時的生理、心理、行為和情緒都失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加以注意。
在一般情況下,在喪親的歷程中,身體上和行為各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有些只是暫時性的,而有些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以下反應,這些反應都屬正常,而反應程度則因人而異。
喪親後的各種反應
喪親後可能出現的反應包括:
(一)行為反應:哭泣、失眠、心不在焉、避免談及或提起死者、嘆氣、坐立不安/過分活動/食慾減低等。
(二)思想反應:不相信、困惑、幻覺、沉迷對死者的思念及感到他或她的存在等。
(三)生理反應:胃部空虛、胸口緊迫、口乾、喉嚨發緊、對聲音敏感、夢到死者等、呼吸急促或困難、有窒息感、四肢無力、缺乏精神等。
(四)情緒反應:無助感、疲累、孤獨感、焦慮、內疚、自責、憤怒、悲哀、苦苦思念、解脫感、麻木等。
哀傷要能表達出來
長者的哀傷和年輕人不同之處,在於大部分長者在年輕時可能都經歷過戰火或失去過親朋。有些長者可能並沒有機會把那些創傷抒發出來,而不斷地隱藏著。於是這些隱藏的創傷,如今藉著現在的親友失去而再次湧現,加劇了哀傷的程度。這些感覺,一般人很難理解。
能讓哀痛表達出來而不隱藏很重要。有些不能抒解的哀傷,會由於無法表達而導致身體或生理上的痛楚,如胃痛、心口痛、或甚至在自己身上再現死者生前的一些狀態等。
這些生理反應通常比較可能出現在小孩或一些比較內向、不善表達自己情緒的人身上。我們不要看輕小孩子,認為他們不能或不懂哀傷的事實。因為他們年紀太輕,沒有語言表達的能力,加上大人不懂得和他們溝通,這些生理的反應經常就會自然取代了他們心中不能抒發的哀傷。
幫助長者度過哀傷
在這方面,我們在幫助長者度過哀傷的時候亦要注意,盡量讓長者有機會哭訴和表達他們的傷感。這樣亦能幫助或減輕出現生理不適現象。這裡有幾個方法;
(一)先由你自己去表達你哀傷的感受,令長者知道抒發哀傷的情緒是容許的。不要輕視長者的傷痛,但亦不必過分保護。能夠順其自然地流露大家的傷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二)不要期望長者可以很快地回復以往的模樣。痛失親人和哀傷過後,一切事情真的就是改變了,大家要接受這個現實,盡量幫助長者重新適應失去愛偶後的生活。
(三)不要自作主張地為長者安排搬家,或替他們安排活動,將遺物馬上拿走或搬遷等。這類的舉動只會拖遲或中止他們的哀傷過程。接受哀傷的痛楚是必要的過程,不能強制抑壓。
(四)不要一下子為長者安排新生活。在哀傷期間,生活上的一切最好都能保持原樣,到哀傷減低後才慢慢再作一步步的打算。這時候盡量不要有房屋上的買賣,或作重大的決定等。
(五)男性的喪偶者通常都能利用一些手工藝去抒發情緒,而女性的喪偶者多能透過與身邊跟自己一樣失去丈夫的人傾談。長者可以用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去宣洩和紓緩哀傷的情緒,如利用宗教、文字或藝術等。
(六)可利用傾談的方式幫助長者懷緬過去。這個隨意而不直接的方法很能讓長者流露內心的感情,亦很有意義。可以問些開心的問題,例如他們的相遇或自己出生的經過,可以藉此表示你對他們的感激,從中找出生命的意義,也認許他們共創的成就等。
(七)不妨與長者討論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和擔憂等。避而不談只能令長者將心事埋藏,能夠坦白和開放地談論死亡,可以幫助減低他們的一些不安,並能為死亡作好正面的思想,為他們的身後事有所安排。
(八)嘗試了解長者對死亡的看法。看看他們是否已經找到在靈性上的支持,如果沒有的話,不妨談談不同宗教對死亡的觀點。
真心真意的傾聽和陪伴
(九)最後,最真實和最直接對待哀傷的長者或一般的悼念者,是我們真心真意的傾聽。有耐性的傾聽和伴在他們身邊,比任何方法都實在。
有時候,慰問的語氣和安慰的話語,反而會令哀傷者感到憤怒。所以,沉默、有耐性和抱著同情的心情陪伴著他們,是最有效的方法。不妨為他們弄一餐飯,陪伴他們坐坐,或一齊到公園散散步,讓他們傾談,都是很好的。(文:吳雪木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