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親子相處 善用寶貴時光

許多父母會同意,青春期可能是孩子最難讓人搞懂的時期。在這之前,孩子就像家中的小天使,每天與你無話不談。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突然變的難以捉摸,有時表現一如往常,有時卻又冷漠的好像與你素不相識。

GoodHousekeeping 網站的黛博拉(Debra Kent)深感認同。她曾在上班時接到孩子的電話,催促她下班之後趕快回家,因為想「跟她黏在一起」。但當黛博拉放棄健身時間,高興的衝回家時,她的孩子 卻躲在螢幕後,只抬頭跟她說了聲「嗨」,便又埋首於網路世界。「可以幫我把門關上嗎?」她的孩子提出要求。

現代父母要與孩子廝混,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首先他們得與數不清的外界誘惑競爭,如孩子的朋友、男/女朋友、學校、社團與彷彿異世界的各式社交網站,共享孩子非常有限的寶貴時光。儘管勝出 機會不高,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黛博拉認為青春期的親子關係比什麼時期都來的重要,她決心與孩子共度更多有「質量」的時光。

以下是黛博拉集結自己與各方專家的秘訣:

一起做家事、聊天

很多父母認為,單單要與孩子處於相同時點,就已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他們至少有100萬種消磨時間的活動,多數把父母排除在外。儘管如此,黛博拉認為父母不需感到灰心,只要發揮一些創意,從日常生活中即能找出不少親子相處的絕佳情境。

一般相信,全家共進晚餐是至關緊要的親子時間。但黛博拉發現,她與孩子共度的最好時光,往往不在用餐時刻,而是餐前一起料理食物的過程。

不論準備手續有多麼繁瑣,多麼不吸引人,「例如把胡蘿蔔切塊,或搓揉餅乾麵團等」,黛博拉說,她與孩子總能神奇的合作無間,烹飪出全家人都歡欣接受的料理。

為何如此?黛博拉認為,全家一起用餐,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可能備感壓力。容易有「被迫」感覺;但在廚房準備食物,大人與小孩一起「工作」與聊天,玩樂氣氛中,彼此都會感到比較放鬆。

此外,父母也可依孩子性格,選擇從事不一樣的親子活動。如冬天時鏟雪、油漆地下室,或參與志工活動等,都是增進親子交流的好方法。

共處一車把握良機

有 機會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父母,千萬不要放棄這些與孩子「共處一車」或肩並肩步行的寶貴時光。住在紐約市的母親Ruth說:「女兒坐在車上時,比一般時候更願 意和我分享她的生活。她會談到她的朋友,與學校發生的事情等。」同時,對Ruth詢問的問題,她的女兒也表現的更有意願回話。

麻州總醫院的貝瑞辛(Gene Beresin)表示,父母與孩子若採取肩並肩形式談話,青少年會比較容易敞開心胸,若以面對面形式,他們反而容易築起防衛心。再者,車內不比青少年的房間,對雙方都算是一個中性空間,孩子比較不會有私秘空間被侵犯的感覺。

邀 請孩子嘗試你最喜歡的活動,黛博拉說,幸運的話,你與孩子可能創造出更多意義非凡的親子時光。「我喜歡動手作一些手工藝品,」她說,「但我的孩子似乎並沒 有這種傾向。」但當她跟孩子介紹她的最新嗜好─作珠寶飾品,並示範作一對耳環有多簡單時,她的孩子馬上迷上這種活動。之後,他們還聚在一起花了好幾小時進 行飾品創造。

黛博拉建議,即使孩子沒有加入你的意願,父母仍可持續與孩子分享喜好,不論是天文觀星、攀岩或是討論政治,都不需因孩子不願參與而就此放棄。透過父母的嗜好,孩子能從不同角度了解他們的觀點,而父母也能藉此機會,脫離孩子眼中只關心「數學成績」與「髒亂房間」的平板角色。

分享興趣雙向交流

分 享興趣是雙向交流的活動,父母除了跟子女分享興趣,更可主動了解與參與孩子喜歡的活動。住在鹽湖城的Jennifer,每週都會抽空與兩個喜歡音樂的兒子 一起玩樂團,她擔任主唱,兩個兒子則分別負責打鼓與彈奏吉他。Jennifer自己愛唱歌?可能不見得。但是,她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喜歡的活動,也因此, 在孩子最容易抗拒父母的時期,她找到一種最自然的方式參與他們的生活。

黛博拉說,不論孩子是讓父母陪他們看一部影集,或是央請為他們閱讀一篇故事,只要孩子開了口,邀請父母參與他們的小世界,就是父母強化親子關係的好機會。一但獲得父母認同,孩子日後會更願意與父母分享。

當孩子最忠實觀眾

有時,孩子需要的只是不帶評斷意味的關注。諮商心理學家黛比(Debi Yohn)說,青少年有時與襁褓中的嬰孩很像,渴求父母的關注。她的孩子愛投籃,她便陪孩子在家門前的車道上投籃,沒有投進,她幫孩子打氣,投進了,她則為孩子喝采。

卸下心防愉快對談

另一位母親Jamie的孩子愛玩跳舞機,進大學之前,Jamie常常是孩子玩跳舞機的唯一座上嘉賓。不是因為她對跳舞機也很感興趣,而是她知道孩子愛「秀」自己的跳舞技術,因此她也樂於當孩子最忠實的觀眾。

教育家蘇珊(Susan Kuczmarski)說,「父母問的問題,往往讓青少年感到十足的侵略性,或是覺得『很煩』。」因此,若想卸下孩子的防衛心,與孩子進行一場愉快的對談,父母得避免提出刺探性問題。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精神與小兒科臨床教授葛林斯班(Stanley Greenspan)則建議:「孩子喜歡的事物會成為很好的話題開端。」就像參加一場派對,與不熟悉的人攀談,不是聊些非關彼此的中性話題,就是圍繞對方擅長的事物打轉。

同 樣道理,青少年的生活圈與父母可能毫無交集,關心的事物也不同,他們雖對大人築起一道防衛網,但網中其實有很多空隙。只要細心挑對主題,父母很容易能長驅 直入,直搗孩子的心房。開啟話題時,父母可選孩子關心的事物,詢問一些比較模糊、普通的問題,放低姿態表現你虛心求教;當孩子對事物發表言論時,趕緊加上 一些你的想法。

同時,父母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許多不自覺的小動作,緩緩洩漏他們當下的情緒。其中,如戲劇化的嘆了一口氣,「Wow」的 發出讚嘆,或甚至露出一種意猶未盡的表情,都是父母可藉機切入與孩子交流的大好機會。如果不了解孩子發出這些聲音或表情的背後意涵,父母可抓緊時機,表示 自己注意到他們的情緒波動了。耐心等待一會兒,可能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用手聊天即時溝通

即時訊息是年輕人習以為常的溝通工具,但在父母的觀念裡,面對面或電話交談才是最正統的溝通方式。而當以上兩種溝通無效,父母或許該考慮放棄成見,嘗試了解孩子願意接受的方式,儘管是透過電子郵件、手機簡訊、在Facebook留言或是線上即時聊天都好。

2008 年的三星手機調查顯示,68%的美國父母會與孩子互傳簡訊,其中有半數父母認為,開啟這個溝通管道後,與孩子的交流開始大幅增進。同時,會與父母互傳簡訊 的青少年中,有53%表示傳簡訊讓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獲得改善。有的父母也驚喜發現,透過簡訊,孩子對敏感話題不再難以啟齒,有時甚至會在簡訊中談到他們偷 偷仰慕的可愛男/女同學!

釋出關懷調整心態

黛博拉說,父母出現在恰當的時點,提供適時關懷,會增加很多交心機會。一位母親 舉例,她的孩子是個夜貓子,時常深夜到廚房找點心吃。得知此點,她開始定時到廚房消磨深夜時光,就為了在孩子最無防備的時候,與他談上幾句話。「想不 到」,她發現,「孩子往往不僅是到廚房尋找食物,同時也在尋求一些誠懇的對談。」

透過這種方式,父母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哪些時刻他們能找到依靠,不需多作解釋,就有人提供一雙傾聽的耳朵。

當孩子惹了麻煩,親子之間的溝通往往更形困難,尤其是父母急於定奪對錯,或是氣急敗壞講大道理的時候。教育叢書作家潔米‧伍爾夫(Jamie Woolf)說,「父母要了解的是:面前的青少年不是一個急欲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理解的對象。」

父母的反應越激烈,孩子表現越抗拒。事實上,父母的反應正是青少年會選擇隱藏作為的主因,而如此一來,正是證實了他們的觀點,日後只會對父母更加隱瞞。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人類發展學教師蘿蘋‧葛斯汀(Robin Goldstein)舉例,假使發現孩子與他人約會,在指責她太早約會與闡述大道理之前,應先平和的與孩子溝通彼此對「約會」的認定為何。有時,雙方的定義根本大相逕庭,過度反應只會導致不必要的爭執。

即使認為孩子傾訴的問題微不足道,葛斯汀為,父母仍應認真看待。「孩子知道事情會被認真看待,日後有更困擾的問題發生,他們才會同樣願意傾訴。」

理解孩子微妙心理

青少年時期是情緒很微妙的階段,有時與父母談天說地、有說有笑的,下一時刻卻翻臉不認人,拒父母於千里之外。若即若離的態度,讓許多父母好像在洗三溫暖,心情大為受傷。黛博拉說,這種心情她也曾感受過。

有天,孩子邀請她進房間看一部影集,觀賞完畢,她本想打鐵趁熱,與孩子聊上幾句。沒料到,孩子卻把她請出房間,因為「是與朋友聊天的時候了」。黛博拉說,她當時感到很落寞,甚至有些受傷,但過了幾次,她也慢慢釋懷了。因為她知道,孩子絕不是要故意捉弄父母。

根據教育家蘇珊,青少年的一切行為皆在追求3個F:自由(Freedom)、朋友(Friends)與自己(Focusing on themselves)。而他們日益成長的獨立意識,使以上矛盾表現在所難免。

同樣的,有時青少年表現冷漠,似乎不願父母關心,但事實上,他們內心確實渴求更多親子互動。有人形容:「青春期就像是坐在蹺蹺板上,一邊是越離越遠的孩童時期,另一邊則是期待又陌生的小大人世界。」施以適當關懷,呵護雙方的溝通管道,父母將與孩子共度一段妙不可言的旅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