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進門脫帽 才符禮節

如果有機會接觸美國三軍現役軍人,一定會發現:他們都養成「進門脫帽」的習慣,一跨入會場、餐廳或課堂,就會用很優雅的姿勢,將軍帽摘下,夾在肘間。軍人 的良好舉止告訴眾人,除了很特殊的情況,入室脫帽是應有的禮貌。在博物館、音樂廳、教堂、葬禮等較為莊重場合,尤其如此。

帽子有裝飾與表明身分功能,但早年帽子主要在護頭部與防曬,並發展成為頭盔或斗笠。一旦沒有敵情顧慮、沒有強烈陽光,當然就不再需要遮蓋頭部。

久而久之,進門脫帽就意味著「我不是敵人」,成了表達誠意或尊重他人的象徵動作。

此外,在劇場、電影院、演講廳等,戴帽會遮擋他人視線。所以舊時電影院在正片放映前,往往會用幻燈提醒觀眾脫帽。

現在手機鈴聲變成「劇場第一公害」,敦促關機比提醒脫帽更重要,後者就較少被提起了。但無論如何,觀劇、看電影時主動脫帽,仍是有教養、懂禮貌的表現。

該脫帽時不脫帽,會招來他人鄙夷眼光。

許多大陸人士對毛澤東夫人江青在周恩來追悼會中不脫帽記憶猶新,不管當年江青是疏忽抑或有意,此舉已使她喪盡人心。

在尊重傳統的歐洲,很多著名觀光地如倫敦西敏寺、巴黎聖母院,都懸掛著提醒脫帽告示。

若有人置若罔聞,照戴不誤,工作人員會很不客氣地請其遵守規定。可見,只有養成良好習慣,才能避免出現類似尷尬。

(記者李大明)

沒有留言: